这座县城,有近800名志愿讲解红色故事的孩子,引发全民思考

河北省南宫市有近800名孩子组成的'冀南红小宣'团队,他们自发地向游客讲解红色故事,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对革命历史的热爱和责任感。这个独特的现象引发了人们对教育、文化传承以及社会价值观念的深入思考。
7月10日,在河北省南宫市冀南区烈士陵园的冀南革命斗争纪念馆里,来自南宫市第一小学六年级的两位学生身着校服、系着红领巾、戴着耳麦,正在向游客讲述'平原人山'的故事。他们是近800名组成的'冀南红小宣'团队的一部分,这些孩子自发地成为革命历史的传承者。
这个现象引发了人们对教育和文化传承的思考。南宫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组织推动了'小小讲解员暨小志愿者'培训工作,经学校推荐、陵园选拔,第一批14名小志愿者走上岗位。2021年,志愿团队正式更名为'冀南红小宣',意为冀南红色小小宣讲员。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革命历史,也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据统计,'冀南红小宣'成立以来,累计宣讲3000余场次,受众超10万人次,成员最小的二年级,最大的六年级。每一场宣讲活动,都是生动的成长教育,孩子们在宣讲中理解责任、坚定信念,红色血脉在代代传递中永葆鲜活。这个独特的现象,不仅体现了新时代青少年对革命历史的热爱,也展现了社会对文化传承和价值观念的重视。
然而,这个现象也引发了一些人的思考: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珍惜革命历史?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更好地传承红色文化血脉?这些问题需要全民的共同思考和努力。通过这样的讨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冀南红小宣'的意义,并找到更好的方式来传承revolutionary历史和促进社会价值观念的形成。
最后,'冀南红小宣'的现象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教育和文化传承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要重视和支持这样的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珍惜革命历史,并促进社会价值观念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