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特约评论
专家提醒:儿童溺水隐患无处不在,夏季“泳池病”也需警惕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7月13日 15:43(上海时间)
点赞 0

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因溺水失去生命,专家强调溺水急救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判断和预防儿童溺水事件。同时,夏季“泳池病”的风险也不可忽视,父母需要了解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随着暑假的到来,游泳池、小河边和小区喷泉边都聚集着孩子们。然而,在享受水上乐趣的同时,安全问题也浮现出来。据统计,每年全球有约36万人死于溺水,其中45%左右是儿童。在中国,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因溺水失去生命,农村儿童的死亡率是城市儿童的5倍。
专家指出,很多人认为溺水者会大声呼救,但实际上溺水的人往往无法发出声音,被称为“沉默”的溺水者。他们可能因为喉头痉挛而无法呼救,双手也无法挥舞求助。在水中,如果孩子安静地漂浮,眼神涣散,或头发遮住脸,不要忽视这些危险信号。
一旦发生溺水事件,必须抓住黄金四分钟进行急救。儿童溺水后4分钟内意识丧失,脑损伤的严重程度也会随着时间增加。正确的急救方法包括给孩子摆好体位,侧过头清除嘴里的异物,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如果孩子没有恢复自主呼吸,必须立即开始正确的心肺复苏。
此外,夏季“泳池病”的风险也不可忽视。可以通过泳池感染的皮肤疾病包括传染性软疣、脓疱疮和毛囊炎等。如果泳池水质不达标,女孩还有可能感染细菌性外阴炎。因此,在游完泳后,及时清洁护理非常重要。
除了皮肤疾病,儿童游泳还需要特别注意耳朵的相关问题。医生提醒,孩子在游泳时如果耳道进水,不要慌张,可以通过歪头或单腿跳跃让水自行流出。家长应该避免使用棉签伸进孩子耳道吸水,以防止耳道破损和增加感染概率。
最后,选择卫生达标的游泳池和水上乐园是预防“泳池病”的关键。市民可以通过查看游泳场馆的公示、检查水质检测报告以及观察水面的清澈程度来判断水质是否达标。在享受夏季乐趣的同时,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