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特约评论

全球志愿者云集呼和浩特:国际青年志愿者队伍扩容背后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18日 21:42(上海时间)
点赞 0

近期,内蒙古自治区举办了一场特殊的活动——“青城有约·同心同行”在呼外籍人士志愿服务活动。来自多个国家的30余名外籍人士加入了内蒙古国际青年志愿者队伍,标志着自治区志愿服务体系对外籍人的正式纳入。这一举动,不仅为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带来了新鲜血液,也引发了人们对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参与度的思考。

活动期间,内蒙古自治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发布《内蒙古自治区国际青年志愿者服务倡议书》,正式吸纳来自8个国家的30余名在呼外籍人士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国际青年志愿者。据了解,这批国际青年志愿者将依托自身语言优势,在多语种教学辅助、涉外公共服务引导、大型国际活动保障及社区公益服务等领域,提供专业化志愿服务。

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佳乐用流利的普通话告诉记者:“呼和浩特人非常好,很照顾我们。成为志愿者,我们也能为呼和浩特做一点贡献。”这一句话,不仅体现了外籍人士对城市的认可,也反映出他们对于融入社会的渴望。随着全球化的进展,国际间的人员流动变得更加频繁,如何让外籍人士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成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未来,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计划进一步拓宽在呼外籍人士参与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的渠道,让他们成为城市发展的真正参与者、建设者与受益者。这一举动,不仅有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也能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不难看到,在这片土地上,人们正在尝试打破国界和文化障碍,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包容和开放的社会。

然而,这一事件也引发了人们对志愿服务现状的思考。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整合资源,推动社会各阶层参与公共事务,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需求,单纯依靠传统的志愿服务模式已经不足以应对。因此,探索新的合作机制和服务模式,对于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这次“青城有约·同心同行”在呼外籍人士志愿服务活动,不仅为我们展示了城市的开放视野,也带来了深层次的思考。通过这样的交流与合作,我们相信,未来会更加美好。

相关标签

社会国际文化

参考链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