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特约评论

专家: "无薪试岗" 现象泛滥,侵害劳动者权益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8月25日 09:03(上海时间)
点赞 0
专家: "无薪试岗" 现象泛滥,侵害劳动者权益

一些企业以 "试岗" 为名,拒绝支付劳动者试岗期工资。劳动者维权困难,无法举证证明劳动关系。专家呼吁加大执法和处罚力度,保护劳动者权益。

近日,多位劳动者反映被企业以 "试岗" 为名,拒绝支付试岗期工资。记者采访发现,这种现象并非个案。有的企业故意避开法定的试用期制度,把劳动者引入法律之外的灰色地带,使得劳动者的权益很难获得保障。

李先生是一名修图师,今年8月,他在网上看到哈尔滨一家摄影工作室的招聘信息。老板要求他先通过7天 "无薪试岗" 期,才能正式入职。李先生虽然不愿意,但考虑到 "沉没成本",决定忍过这7天。没想到,接下来的工作中,老板开始频繁 "发难",即便客户十分满意,老板仍表示 "没有达到心中的效果"。

温女士也有类似的遭遇。今年4月,她应聘进入兰州城关区一家教培机构,岗位是少儿编程老师。面试时,单位提出试岗一周,温女士虽然不愿意,但刚毕业的她急于找工作,只能勉强应下。她告诉记者,面试过的其他教培机构,也基本都有试岗期。

专家分析,这种 "无薪试岗" 现象是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失衡所致。在一些用工量较大的行业,部分企业以这种方式来获取免费劳动力,而激烈的就业竞争下,劳动者议价能力较弱,往往被迫接受不平等条款。法律上没有试岗的概念,只有对试用期的规定,有的企业故意避开法定的试用期制度,把劳动者引入法律之外的灰色地带,这就使得劳动者的权益很难获得保障。

华东政法大学社会法研究所所长李凌云呼吁,加大执法和处罚力度,降低维权成本,让权益受损的劳动者能够及时拿回工资。同时,建议有关部门也要对企业发出合规用工的提示,明确指出 "无薪试岗" 违法。

相关标签

财经法律

参考链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