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约评论

未来战争的幕后推手:揭秘信息支援部队工程大学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6月28日 15:06(上海时间)
点赞 0
未来战争的幕后推手:揭秘信息支援部队工程大学

信息支援部队工程大学作为未来战争人才孵化器,开设多个高精尖专业。学校实验室里无人机与机器狗配合默契,电磁频谱监测车成为战场上的'顺风耳'。

最近,陆军兵种大学、信息支援部队工程大学、联勤保障部队工程大学三所新调整组建的军校举行成立大会。特别是信息支援部队工程大学,由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信学院与陆军工程大学通信士官学校为基础组建,这所学校将开设哪些特色课程?让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一探究竟!

在信息支援部队工程大学的校园里,无人机在天上飞,机器狗在地上跑,配合得非常默契。学员们先是派出侦察无人机悄悄锁定“敌”方的位置和动态,情报一到,攻击无人机立马挂弹俯冲,精准到位!而地上的运输机器狗呢?负责默默扛弹药,妥妥地避免了运输员暴露的风险!

电磁频谱监测车是战场上的“顺风耳”,可以在最嘈杂的电磁环境中揪出干扰源。信息支援部队工程大学教员表示,电磁频谱其实就是承载各种信号的,像是一条高速公路。在实战当中会有各种发射信号的装备,只有规划好这些信号的“车道”,才能互相不干扰。

在学校的尖端实验室里,我们见证了如何使用光的“魔法”来操控原子,让它变身为信号接收器。它的关键材料就是——铯原子。未来战争长啥样?信息化!智能化!无人化!信息支援部队工程大学,就是为未来战争量身打造的“人才孵化器”!

实验室里,数字沙盘上演着无声的“未来战争”;而校史馆内,一张老照片诉说着永不消逝的电波。解放战争时,他用仅7瓦的“小电台”,在上海与延安之间架起“空中生命线”。从“滴滴答答”的莫尔斯电码,到覆盖全域的“信息天网”,技术日新月异,但“为战而生,向战而行”的初心,从未改变!

相关标签

科技军事

参考链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