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约评论

明星私联的“翻牌”骗局警告:小心陷入偶像崇拜的网络陷阱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8月26日 16:07(上海时间)
点赞 0
明星私联的“翻牌”骗局警告:小心陷入偶像崇拜的网络陷阱

最近,天津市一名小学生因收到大明星的聊天信息而被骗走1.5万余元。事实证明,这只是骗子利用“明星翻牌”心理进行诈骗的案例之一。随着网络平台的发展,类似的骗局也在不断演变。那么,如何识别和防范这些骗局成为家长和未成年人的重要课题。

近日,天津市小学生魏某在家刷快手短视频时,收到一个陌生用户的私信。对方热情询问:“你是不是明星×某的粉丝呀?”见魏某回复“是”,陌生用户立刻“贴心”推荐了一个快手用户:“快看这个快手号,这就是×某本人的官方账号!”魏某半信半疑点进链接,很快,一个自称“明星×某”的快手用户主动联系了他。语音通话中,对方一口一个“小朋友”,还主动聊起魏某喜欢的明星作品,语气活泼又温柔。

魏某很快放松了警惕,甚至觉得自己真的“追星成功”了。之后,这位“明星”让魏某拿来奶奶的手机,对方通过快手视频通话、屏幕共享等操作,从微信、相册等获取到魏某奶奶的姓名、电话号、身份证照片等关键信息,后续指导魏某在奶奶手机上下载美团并绑定手机号,通过验证码添加银行卡,后续不断向魏某索要收到的银行验证码。直到奶奶发现手机账户异常,检查后发现银行卡被多次转账,累计损失1.5万余元,这才惊觉不对劲,赶紧报警。

天津反诈民警提示,学生群体不要在各种网络平台添加“明星账号”。真明星不会私联你索要钱财。家长也应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电子设备的引导,告知常见诈骗套路;不向孩子透露解锁密码、付款码、银行卡账号、密码、支付验证码等重要信息,建立安全屏障。同时,网络平台也需要承担起更多责任,加强对用户信息和行为的监管,以防止类似的骗局再次发生。

专家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诈骗手段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和隐蔽。面对这些新的挑战,我们需要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人们的辨别能力和风险意识。只有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才能有效地防范网络诈骗,保护个人和家庭的财产安全。

相关标签

科技军事

参考链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