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暑假体育作业应减少刻板要求,增加个性选择

暑假来临,“神兽”出笼。如何避免孩子体能滑坡?重庆三所学校为不同年龄段的体育作业做“加减法”,给出了解决方案——减去刻板要求,加上个性选择,减去单一训练,加上多元发展。
随着暑假的到来,孩子们的体能滑坡问题成为家长们关注的焦点。如何避免孩子体能滑坡?重庆三所学校为不同年龄段的体育作业做“加减法”,给出了解决方案——减去刻板要求,加上个性选择,减去单一训练,加上多元发展。
南岸区珊瑚鲁能小学的暑假体育作业要求每天必选的基础训练项目和选做的兴趣运动项目各30分钟。“体育作业不是负担,而是填补没有书面作业的时间空白,”校长刘君道出了暑假体育作业的设计初衷。该学校的学生在进行体能综合训练,基础练习部分的设计紧扣《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对各年级的要求,遵循不同年龄段身体发育的规律。
二年级学生段艺珊觉得暑假体育作业很好玩,她用每天早晚两个时段跳绳、游泳、打羽毛球等运动。妈妈熊敏说,假期体育作业与孩子在校时的体能干预队衔接,让孩子在科学引导、正向激励下形成了健康的生活习惯。
巴南区鱼洞中学的体育作业则是一份“运动菜单”,“菜单”内容兼顾多样性、趣味性、自主性和知识性。“中学生需要更多自主权,”学校党委书记苏毅说,学校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兴趣爱好选择项目或调整强度,甚至可以自主设计运动挑战。
西南大学的暑期运动倡议展现出更开阔的视野。西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黄晓灵介绍,“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校就形成了假期体育运动的传统,现在内容更加科学系统。”该校采取分类指导原则:体育专业学生在专业队训练和比赛,非体育专业学生则根据体质达标要求自主锻炼。
三所学校的实践虽然形式各异,但都指向同一个目标:让运动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生活习惯。从小学的基础训练到中学的核心素养培养,再到大学的塑造自我、社会服务,体育教育呈现出清晰的进阶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