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叫停“一口价”网约车订单:司机收入将增加还是减少?

最近,多个城市出台政策,暂停网约车“一口价”等低价营销行为。专家认为,这将有助于行业回归合理定价,解决司机“接单增多而收入未增”的问题。但同时,也有人担心这可能导致平台订单量下降,进而影响司机的收入。
近日,陕西西安、江西鹰潭、河南开封等地相继出台政策,叫停网约车“一口价”等低价营销行为。这种模式曾是平台抢占市场份额的利器,但也引发争议。有司机表示,在“一口价”模式下,接单增多但收入未增。
据了解,“一口价”订单是指乘客设定目的地后,系统根据预估里程、时长、实时路况等因素给出固定结算价格,无论堵车或改路,乘客均按此价格付费。这种模式对乘客具有吸引力,但也导致部分司机接单量增长而收入未增长。
专家认为,叫停“一口价”订单将有助于行业回归合理定价,解决司机“接单增多而收入未增”的问题。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特聘副研究员郑淋议表示,此举对司机有很多益处,司机最核心的诉求是“收入与付出匹配”,而低价订单导致的“多劳不多得”致使多数司机对这类订单持抵触态度。
但是,也有人担心叫停“一口价”订单可能导致平台订单量下降,进而影响司机的收入。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副所长杨新苗认为,“一口价”订单本质是平台应对市场不确定性的选择,当前网约车市场增长空间不明显,部分平台通过“一口价”订单参与竞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郑淋议建议构建透明化定价与司机权益保障机制。平台抽佣比例应该与其提供的服务相挂钩,形成明晰清单,如导航技术服务占比多少、保险服务占比多少,明确各项服务的收费标准,确保司机和乘客可以查询费用明细,并保持一定时期内的比例稳定性。
同时,也有专家建议,平台应该通过模式创新鼓励智能调度、拼车优化,支持中高端车型、场景化出行等定制服务,跳出同质化竞争。相关监管工作应从“两证管理”转向职业规范建设,不能再仅满足于监管是否“有证”,而是要不断优化网约车司机的职业待遇,如设立最低工资保障等,进一步保障相关从业者的权益。
对于司机来说,也需主动关注行业政策以及价格变动,积极搜集行业信息、总结跑单经验,不断提升技能,以优质的服务接到更多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