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特约评论

一口穿越千年:探索古人对荔枝的喜爱和现代创新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6月29日 00:03(上海时间)
点赞 0
一口穿越千年:探索古人对荔枝的喜爱和现代创新

荔枝作为传承千年的佳果,古人对其有着深厚的感情。从秦汉时期开始种植,到现代的创新吃法,荔枝一直是人们追寻的美味目标。

新华社广州6月27日电(记者熊嘉艺、赵紫羽、田宇)“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今年是荔枝丰收年,广东、广西等主产区鲜果大量上市。作为传承千年的佳果,古人有多爱荔枝?吃荔枝又有哪些讲究?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学者。

长期从事荔枝文化遗产研究的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赵飞介绍,中国最迟从秦汉时期就开始种植荔枝,汉代刘歆撰、东晋葛洪辑抄的《西京杂记》有载:“尉佗献高祖鲛鱼、荔枝。” “北宋初年郑熊所著的《广中荔枝谱》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本荔枝专著。陈紫、宋家香、状元红、十八娘等荔枝佳种早在宋代已经盛名,黑叶、新兴香荔、增城挂绿、桂味、糯米糍、妃子笑等佳种则成名于明清两代。”赵飞说。

苏东坡在惠州与荔枝结下了不解之情,成为“荔枝代言人”。据统计,苏东坡寓惠期间提到荔枝的诗词有十余首,书信文章达九篇。他在诗中盛赞荔枝为“尤物”,写道“海山仙人绛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

时至今日,荔枝的吃法仍在不断创新。在社交媒体上,广大美食爱好者们晒出荔枝酸奶冻、荔枝冰酿、荔枝杨梅饮,甚至荔枝蘸酱油等新式吃法。在广东广州、茂名等主产区,不少餐馆推出荔枝宴,包含荔枝咕噜肉、妃子笑虾球、荔枝炖汤等创新菜。

千年时光流转,剥开荔枝的瞬间,人们追寻的仍是那口鲜甜。品种推陈出新,吃法花样频出,现代科技更留住了这份美味。但始终不变的,是藏在荔枝里对美好生活与美食的热爱。

参考链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