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特约评论

中国推出"物流工程师"计划:用人工智能抢占未来就业制高点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8月31日 04:38(上海时间)
点赞 0
中国推出"物流工程师"计划:用人工智能抢占未来就业制高点

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中国启动了物流工程师培养基地,为行业发展和就业做出创新尝试,但背后是更加复杂的人才供需平衡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生态的重新思考。

在人工智能的大潮中,各行各业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变革。物流领域作为信息技术应用最活跃、场景最丰富的领域之一,更是急需新型人才来支撑其发展。为应对这一挑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正式启动了物流工程师培养基地,这一举措不仅旨在解决当前的人才缺口,也是为了抢占未来就业的制高点。

据专家表示,随着智能物流装备的广泛使用,对于不同层次的物流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急剧增加。从设计、开发到安装和运维,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持。而根据预测数据,仅2025年,物流领域内对于新兴岗位如智能调度算法工程师等的缺口就将达到43.7万人,无人机飞手供需缺口更是高达45.3万人。这一系列的数字不禁让人思考:未来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否能满足产业发展对技术型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

中国物流学会会长任豪祥指出,随着"人工智能+"与物流端的深度融合,物流领域内需要大量既懂装备技术应用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然而,在人才培养和供给模式方面,现有的机制似乎难以满足产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这不仅需要政府、行业、院校、企业共同努力,也意味着我们必须跳出传统的人才培养思维,去探索更加创新和有效的途径。

在此背景下,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推出的"中物灵境"——物流、采购与供应链领域首个教育与培训人工智能专用大模型,更是引人注目。通过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知识底座和技能底座,这一举措将如何影响未来的人才生态?它是否能够真正帮助我们解决当前的供需缺口,甚至进一步推动物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总而言之,物流工程师培养基地的启动以及相关的人才培养举措,无疑是对未来就业和产业发展的一个积极探索。然而,在拥抱人工智能带来的变革时,我们更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去思考如何平衡人才供需关系、如何确保创新人才的可持续供应,以及如何让技术进步真正惠及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只有通过这样的深度思考和探索,才能真正为物流行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相关标签

教育科技

参考链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