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特约评论
装修行业用工模式乱象:谁该为农民工的安全买单?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17日 15:06(上海时间)
点赞 0
近年来,装修行业用工模式呈现灵活用工等特点,导致工人受伤后三方责任认定纠纷频出。业主、雇主、工人三方谁该为农民工的安全买单?
近期,一则装修工受伤案件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梁某从辽宁大连一小区跃层镂空处坠落,导致开放性颅脑损伤、多处骨折。然而,这场事故却牵扯出雇主、业主与自身责任的三方拉锯战。据了解,大连市甘井子区人民法院判决雇主担责40%,业主担责30%,梁某自担30%。
记者调查发现,这并非个案。近年来,装修行业用工模式呈现灵活用工等特点,导致工人受伤后三方责任认定纠纷频出。有些雇主大量使用非全日制工、临时工和平台接单人员,有业主在不知情或者未查明的情况下选用了无资质的施工方。此外,还有部分工人不系安全绳冒险作业。这些因素致使工人受伤后三方责任认定纠纷频出。
律师建议,业主尽量选择正规装修公司;工人要树立风险责任意识,做好安全防护;施工方须落实安全主体责任,三方共同保障施工安全。同时,农民工必须签订劳动合同,而非承揽合同。前者受劳动法保护,后者属民法范畴。
据了解,正规装修公司具备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资质,能将风险纳入管理体系。业主进行高空作业、水电改造时,尽量选择具备合法营业执照和相关施工资质的正规装修公司,避免直接雇用无资质的个人或“游击队”。否则,一旦发生事故,业主可能因为选用过失面临高额赔偿。
工人要牢牢树立风险责任意识,系好安全绳,做好安全防护。施工方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对所有进场工人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操作规程培训,配备并要求工人正确使用合格的安全防护用品。
只有通过这些措施,我们才能有效地减少装修行业用工模式乱象,保障农民工的生命安全。
相关标签
军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