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特约评论
花一元钱看大戏:‘一元剧场’让文化惠民更可持续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9月9日 12:03(上海时间)
点赞 0

通过‘一元剧场’项目,让基层群众享受到高质量文艺演出服务,实现文化发展的长期可持续性。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的结合,使得公共文化服务更具可及性和均等性。
近年来,‘一元剧场’这种创新性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在各地广泛推行。花一元钱就能观看高质量的文艺演出,不仅满足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体现了政府对文化惠民的重视和支持。
然而,‘一元剧场’与商业模式下的‘一元店’不同,它带有更强的公益属性。收取象征性的门票费用,可以培养观众买票看戏的习惯,推动形成文化产品的价值认知,并帮助剧团优化演出内容。
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发挥主导作用,是确保这些服务具有公益性、基本性和均等性的关键。但同时,也需要引入市场机制,让‘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协同配合,实现更好的可持续性。如河南周口的‘周末一元剧场’,通过寻求社会力量支持并采取联办形式,最终成功获得企业冠名,解决了资金问题。
文化惠民不应是简单的‘大水漫灌’,而应该精细精准地对接需求和供给。湖南岳阳县的‘一元剧场’演出已超千场,观众的品位越来越高,倒逼当地不断创新。广东广州黄埔区,则将文化服务嵌入营商环境建设,以‘精准点单,以需定供’的方式将阅读推广和非遗传承等活动送往产业园区。
总之,文化建设应着眼于人、落脚于人,并依靠群众。让群众参与到文化实践中,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也会让文化发展呈现出更加蓬勃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