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舱外航天服家族成员介绍:新一代“飞天”舱外服如何确保安全可靠

近期,神舟二十号乘组圆满完成第三次出舱活动,航天员陈冬身着的空间站舱外服B已累计保障了20次出舱任务。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空间站舱外航天服家族的成员,以及新一代“飞天”舱外服如何确保安全可靠
8月15日,神舟二十号乘组圆满完成第三次出舱活动。此次任务中,航天员陈冬身着的空间站舱外服B已累计保障了20次出舱任务,成为我国空间站首套实现“4年20次”延寿目标的舱外服。中国空间站舱外服也成为我国首个在轨开展寿命评估并延寿使用的飞行产品。
根据央视网消息,舱外航天服是航天员在太空出舱活动过程中的核心装备,保障着航天员在舱外活动中的生命安全和高效作业。中国空间站使用的舱外航天服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二代“飞天”舱外航天服。按照设计标准,第二代“飞天”舱外航天服使用寿命为“在轨贮存3年,其间出舱使用次数不小于15次”。2024年初,在轨飞行的舱外航天服接近“3年15次”的寿命设计指标极限。
为了准确评估舱外航天服的剩余寿命,科研团队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寿命评估、健康监测方案和在轨检测方法。通过深入挖掘在轨和地面试验数据,开展大量材料级和产品级的验证试验,实现了舱外航天服在轨健康与延寿的动态精准评估。使舱外航天服成为首个在轨开展寿命评估并延寿使用的飞行产品,确保了舱外航天服在轨安全可靠地延寿使用。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介绍,航天服研制涉及学科领域广泛、技术复杂。目前,世界上只有为数不多的国家具备航天服自主研制能力。我国的第二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家族都有哪些成员?此前,在中国空间站里一共有3套舱外航天服,编号分别为A、B、C。3套舱外航天服饰带分别为红、蓝、黄,通过调节人体参数可以适应不同的身高和体重。
2025年7月15日,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向中国空间站送上了新一批补给,其中包括两套新舱外航天服D和E。目前,新舱外服D、E已完成解包检测,状态良好,在未来出舱任务中,它们将逐步投入使用。对比此前3套已在轨多次使用的飞天服,新款的飞天舱外航天服D和E有哪些方面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