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驱动力

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之举。通过增强系统观念,构建一体统筹推进模式,我们可以促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相互支撑与协同发展。
近年来,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经济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关口,急需改变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这需要我们增强系统观念,突破传统教育、科技、人才条块化、分散化、单一化的发展模式。通过构建“教育塑形人力资本—人才激活科技创新—科技重构教育范式”的一体统筹推进模式,我们可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
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只有将教育的基础性作用、科技的革命性动能与人才的能动性价值进行系统集成,形成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结构化力量,我们才能实现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
为此,我们需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高人才队伍质量。通过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行动计划,着力推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职业教育适应性改革、高等教育创新突破,我们可以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知识供给能力。
同时,我们需要建立“需求牵引—基础突破—产业应用”的循环加速机制,促进科研成果的高水平创造、高效率转化。通过塑造适应创新发展需求的现代化科研生态,大力培育面向科技实践的创新型、实用型人才,我们可以增强科技的核心推动力。
最后,我们需要更加注重人才梯队建设,加快形成“顶尖人才引领—骨干人才支撑—青年人才蓄能—国际人才协同”的金字塔型战略人才力量体系。通过发挥好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的辐射作用,为教育和科技发展提供充足的主体力量和丰富的人力资源,我们可以推动实现“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提升,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