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特约评论

肠癌早期信号被忽视:4种排便异常你不能不知道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8月31日 12:08(上海时间)
点赞 0
肠癌早期信号被忽视:4种排便异常你不能不知道

了解肠癌的早期信号对及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但很多人并未意识到生活中一些看似平常的身体表现可能是肠癌发出的警告。

近年来,肠癌的发病率逐渐增加,而患者大多在中晚期才被诊断出来。这导致了肠癌治愈率较低。据统计,早期肠癌的五年生存率高达90%以上,但晚期仅为13%左右。因此,了解和识别肠癌的早期信号至关重要。

专家指出,生活中一些看似平常的身体表现,如便秘、腹泻、腹痛等,可能是肠癌发出的早期警告信号。下面列出了四种典型的排便异常,需要引起注意:

1. 腹泻:若大便次数一天超过三次且不成条,持续三个月,这可能是肠道发出的危险信号,提示肠道存在炎症。

2. 便秘:便秘与腹泻看似矛盾,实则都可能显示肠道局部有炎症。如果三个月以上大便频率为两三天甚至一周一次,无论是否为肠癌,都属于需要干预的不健康情况。

3. 大便性状改变:正常大便为规整便条,而肠癌患者的大便可能出现变细、带棱角等形状改变,这可能是肿瘤在大便通过时留下的压痕,需特别重视。如原本圆柱形大便后来变扁,多见于低位直肠癌,不过这种情况一般是较晚期症状。

4. 便血:便血是肠癌的一个重要表现,正常的大便颜色为棕褐色,若出现鲜红色血便,应警惕肠癌。需要注意的是,痔疮也可能导致便血,但两者的特征不同。痔疮发作出血多为便后滴鲜血,鲜红且无其他异常情况时,多数情况下情况相对不严重;而肠癌便血常伴有其他症状,如大便性状改变、“里急后重”(总想排便但解不干净)、便血中混有黏液等。

此外,结直肠癌晚期可能出现肠道梗阻。因此,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观察大便情况和排便习惯变化,若出现明显改变且持续时间长、难以调整恢复,应及时去医院进行专业检查。

通过提高对这些早期信号的认识,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肠癌,提高治愈率。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肠癌的危害,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健康。

参考链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