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特约评论

高校毕业生如何在激烈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6月26日 21:47(上海时间)
点赞 0
高校毕业生如何在激烈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

根据最新数据,我国202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历史新高,竞争加剧。专家建议,大学生应关注行业动态,优先投递增长行业,并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不同行业的招聘需求和岗位要求。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程度不断提升,2025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到1222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这一数字不仅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意味着就业市场压力进一步增大。因此,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把握机会、应对挑战,走稳就业之路,是每一位毕业生必须面对的重大人生课题。

当前,我国就业市场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领域技术岗位需求旺盛;新能源、储能、碳中和等领域招聘规模持续扩大。大学生应关注行业动态,优先投递增长行业,凭借专业优势,找到与新兴行业相关的就业岗位。

智联招聘2025岗位竞争指数排行显示,行政文秘、人力资源、传统媒体、财务会计等岗位竞争激烈,而新能源运维、农业科技推广、智能制造技术员、碳中和咨询师、老年健康管理师等岗位竞争较小。薪资涨幅较高岗位包括AI算法工程师、ESG(环境、社会、治理)咨询师、芯片设计工程师。

大学生可通过多种渠道,如校园招聘会、网络招聘平台、行业报告、企业官网等,了解不同行业、企业的招聘需求和岗位要求,有针对性地调整求职方向和就业策略。明确自身优势是确定求职方向的关键。在求职过程中,毕业生不能仅仅关注眼前的薪资待遇和工作环境,更要考虑这份工作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和职业规划。

因此,毕业生要全面梳理自己的知识、技能和经验,通过总结大学的学习、实习、社团活动、课程项目等经历,找准自己的优势,将自己与岗位匹配的独特优势呈现出来。同时,要全方位提升自己,以适应新的挑战。特别要注意的是,写简历一定要简明扼要,尽量使用量化数据和具体成果来展示自己的能力,突出与招聘岗位的“匹配度”;求职信要真诚热情,突出对岗位的兴趣和信心;面试准备要充分,事先研究求职公司业务,如面试前浏览官网、财报、行业新闻,还可以模拟实战,如找同学模拟面试或录制视频复盘等。

调整就业心态是避免“高不成低不就”的保障。一份职业定终身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职业调整和转换是未来职场的常态。大学生需要从“就业”的观念向“职业发展”的观念转变,将就业看作是职业生涯的起点,而不是终点。要学会理性评估市场机会与自身能力,设定合理就业目标,避免盲目追求“高大上”岗位,先选择能积累经验的起点,接受“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降低“一步到位”预期。

参考链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