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特约评论
石榴、酥梨、甜柿:乡村振兴背后的“甜蜜经济”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7日 06:45(上海时间)
点赞 0

随着产销两旺,小特产变身为致富果,带动乡村振兴新热力。线上线下协同发力,优化品质,提升经济效益。农民收入增加,推动“甜蜜经济”的发展
在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市的40万亩石榴种植基地,饱满的石榴压弯枝头,如同点点红灯笼一般喜人。为确保这些优质的石榴能在采摘后48小时内送到消费者手中,当地开辟了专用物流通道。
会理市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平均海拔超1800米,得益于充足的光照与温润气候。目前,会理市的石榴种植面积达40万亩,年产量80万吨,综合产值突破70亿元。近年来,当地将石榴作为富民核心产业,通过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品牌建设三大举措,推动“小特产”升级为“大产业”。
在安徽宿州砀山县,色泽鲜亮的酥梨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清甜果香。依托“企业+农业”“互联网+农业”双模式,当地持续优化酥梨品质,提升经济效益。通过线上平台预定,这些酥梨早已被消费者抢购一空。
近年来,砀山县持续推进梨园现代化改造升级,将特有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种好、品质好、品味好”的产品优势。今年砀山酥梨种植面积达25万亩,预计产量75万吨,产值约20亿元。
在江西赣州富硒红柿、猕猴桃等特色水果丰收的季节,当地通过推广新品种、建立示范种植基地,发展“果旅融合”新场景与电商赋能,让特色水果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据了解,今年预计收获富硒甜柿鲜果超10万斤,收益约250万元。
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小特产”如何变身为致富果,带动乡村振兴新热力。线上线下协同发力,不仅拓宽了销售渠道,也给农民们带来丰厚收入。推动“甜蜜经济”的发展,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