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特约评论

跨省揽才热潮:新兴产业需求火热,但大学生真的有“甜蜜”前途吗?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12日 22:14(上海时间)
点赞 0
跨省揽才热潮:新兴产业需求火热,但大学生真的有“甜蜜”前途吗?

今年秋招,一些中西部省份主动走向教育资源丰富的地区,为产业发展招揽优质人才。然而,是否每一位大学生都能找到理想的就业机会?

随着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秋季专场活动的开展,一些中西部省份开始主动走向教育资源丰富的地区,为产业发展招揽优质人才。记者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的湖南企事业单位招聘会上发现,511家湖南企事业单位带来了1.7万多个就业岗位,覆盖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文化传媒等领域,其中技术类岗位占比超60%。

然而,尽管湖南省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清单,包括创业就业、项目支持、生活保障等方面的措施,但是否每一位大学生都能找到理想的就业机会仍然是一个未知数。记者发现,招聘会现场虽然设置了大学生创新创业专区,为大家详细解读专项计划,但求职者的实际需求和企业的用工需求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江西南昌的一家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回访了解见习人员的工作情况。这家企业是今年新认定的就业见习单位,最近新业务拓展,用工缺口较大。然而,大学毕业生高莹回到家乡遂川,进入到当地一家文旅企业见习后,被提前录用,这似乎是一个理想的结果,但也引发了人们对这种“一生一策”个性化培养模式的质疑:是否过度依赖企业的培训和补贴?

今年以来,江西人社部门利用覆盖全省的就业之家服务网,为高校毕业生等提供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1次技能培训和1个就业见习岗位,累计拨付见习补贴11451.6万元,开发见习岗位7.3万个,安置见习人员1.8万多人。这些数字似乎表明了就业服务的成效,但人们不禁会问:这种模式是否能够长期维持?大学生们在求职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又该如何解决?

记者试图采访相关专家,但相关部门并未提供具体的数据和政策解读。因此,我们无法得知这些数字背后的真实含义,也无法确定这种模式是否真的能够带来长期的就业保障。也许,这只是一个暂时的解决方案,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相关标签

社会教育

参考链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