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约评论

南昌低空经济腾飞:创新与实力的结合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8月28日 20:38(上海时间)
点赞 0
南昌低空经济腾飞:创新与实力的结合

南昌依托深厚的航空产业底蕴,积极推动和布局低空经济,在产业链升级、应用场景拓展、高标准规划引领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低空经济已成为南昌发展的新赛道,将为传统工业城市转型升级提供可借鉴的样本

近年来,低空经济这一全新的综合经济形态,已经成为“群雄并起”的发展“新赛道”。作为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的诞生地,南昌正以敢为人先的气魄,在低空经济的新赛道上加速奔跑。依托深厚的航空工业底蕴,南昌航空城集聚了一批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初步形成覆盖设计、试验试飞、审定、制造、交付等环节的产业体系。

在这场“空中竞赛”中,南昌不仅要实现产业规模的增长,更要探索低空经济与城市发展的深度融合。从《南昌市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中可以发现,南昌已有清晰的发展路线图。《方案》提出,到2027年,全市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数量突破160家,产业规模达到350亿元;建成150个以上起降场点,开通100条以上低空航线。

真实应用场景不断倒逼技术创新,而技术突破又为拓展应用场景边界提供可能。江西宝航新材料有限公司将金属3D打印技术应用于航空工业无人机零部件制造,为卫星天线支架供应高品质3D打印铝合金材料,实现了更高效率的产品设计与输出,满足了航天工业对材料稳定性、可靠性和性能一致性的更高要求。

南昌低空经济的腾飞之路上,场景应用与技术创新正在形成同频共振的良性循环。面对低空经济兴起的时代机遇,南昌高新区抢抓风口,专门规划建设了低空经济集聚区,在通用航空、无人机、eVTOL等新兴赛道谋篇布局,推动航空制造与现代服务深度融合。通过政策引导、平台搭建和企业培育,一批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低空产业项目在此加速集聚,区域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正在从传统航空制造基地向低空经济综合示范区稳步迈进。

未来已来。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南昌市共有航空制造及相关企业108家,2024年航空产业实现营业总收入918.3亿元;低空经济相关企业40家,2024年低空经济实现营业收入约140亿元。从新中国第一架飞机起飞的地方,到今日低空经济的新高地,英雄城南昌正以敢为人先的气魄,在低空经济的新赛道上加速奔跑,为传统工业城市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相关标签

科技财经社会

参考链接:查看